review: 探长来访

再不写真的要忘了!!

可能还是因为我的思维太固化了吧,总觉得这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的戏,但和搭子讨论之后觉得,或许是我的政治偏见太重了。见仁见智吧。

本子是那种常规性的okay,舞台演出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演员……哎……鼓楼西什么时候能让我看到让我拍案叫绝的演员。


舞台演出总体而言真不错,真的很不错,舞台由前至后拆成四块可以左右倾斜的板子,像甲板、像天秤,和台本结合得非常紧密,静时令人窒息,动时令人触动,呼之欲出的表述感。家具的安置恰到好处,让舞台无论如何倾斜都平衡且美观。

我最最最喜欢的是终幕最后的结尾:那桌酒席轰然倒塌,(虽然我脑中闪过的词句果然还是「资本主义虚伪的盛宴轰然倒塌」)让一直故作旁观姿态的我也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

演出是非常好看的,我认为可以说全剧场都被深深地吸进了这部剧的世界,虽说前五分之一偶尔会感觉冗长,但是,为全剧铺垫了一个很不错的基调(它是一出稍微有点像是折磨、但大体上还是有一些娱乐性的戏)。

本子自体,我个人的感触还是局限在浓浓的资本主义批判上,结合创作和首演的背景(19世纪末出生的英国社会主义者、首演在苏联),我就……呃……真的好难不去把它看成一部批判性(而非单纯地展示矛盾)的作品。

(当然可能这不是戏剧分析的做法,但我忍不住)

简单地叙述一下,(照抄场刊)英国北部工业城市布伦利,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伯令一家,温馨的订婚夜宴突然被打断,来访探长顾尔前来调查年轻女工的自杀案件。

这位死去的年轻女工,说来说去,竟与他们每个人都有关联。

在看到约一半的时候我已经为各位角色安排好了他们的意向:伯令先生——资本主义的构架、伯令小姐——资本主义的良心、伯令夫人——资本主义的粉饰、伯令公子——资本主义的罪恶、伯令新婿——资本主义的伪善。至于探长——代表无产阶级抗争和批判的声音。

但,友人云:你把「资本主义」四个字替换成「人性」,同样是成立的。

但,我最后的思量:工业城市、中产阶级的角色、工人阶级的死,再加上1945年在苏联的首演,你要让我认为这单是一出批判人性的戏吗,我不觉得。如果说社会主义化集体的弊端在于泯灭人性,那么资产阶级的罪恶就在于万事万物假人性之名。在此也不得不说,性善论对我的影响很深。非要说的话,我觉得性恶论也自有道理,但我觉得人之恶,若愿赎,虽无可补偿,但可得悲悯。

简单地说,我更信任教化的力量。泯灭人性这件事,是一种生物演化的过程。人死亡的方式,是由社会造就的。丛林法则,不适合的因素并非有劣,但会被淘汰。(当然,淘汰对于这个不适合环境的个体来说,更是一件幸事)

如果这位女工的死能够与伯令家的每一位产生关联,那么在我看来,他们一家就是一种社会的投射。

最后:又在鼓楼见到李腾飞了,但他这次的演绎,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好像把自己关进了那个名为杰拉德的小匣子里了,仿佛迷失在那里,自己演给自己。放在这部剧里,不大恰当。别说很有些时候,我会听不清他的独白。

李梅老师,我喜欢的伯令夫人,一举一动都是中产夫人的味儿,惟妙惟肖,很有趣味的一次表演。

杜功海老师,很符合伯令先生的角色,但或许是这种演员与角色的自然契合让角色的塑造相对粗糙了些,小遗憾比较多。每每他怒吼,我都有种他「可算是找到了些可演的地方」的感觉。

雅玫姐姐。这不怪她,希拉这个角色本身就很烦人(良心这个东西是烦人的),但我会希望看到一个不那么拖泥带水的希拉。

总体而言,一个有年代的本子的质量相对安全,张杨导演很有些想法,这部剧担得起鼓楼西七周年大戏的名头!多演些、走出鼓楼西,让大家看看有意思的戏。

(最后的趣闻:这个本子在国内有且仅有一个较为古老的译本,1988年。非常有意思的时期,为什么之后不再有新译本了呢?我还是想它是一出与政见紧密相关的剧。不,不是试图证明什么,只是如实记录我的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