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银河英雄传说

2017年9月21日,我在亚马逊中国下单购买2014南海出版社版《银河英雄传说》。

2021年1月1日,我在手帐上写下今年的年度目标之一:读完银英。

2021年4月19日,我在sns上发人深省地写下:2021的四月要结束了,我已阅读的银英字数:0。

2021年9月13日凌晨我把它读完了!终于。我的征途也是星辰大海。

*结果九月整个给忙过去了,甚至一个月没写blog。怎么这样!


我还记得17年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的感想:太难读了。

银英其实是一本非常好读的书,这版翻译还是挺接地气的,人物名字比斯拉夫人友好很多,而且它并不涉及过于繁杂的明暗线堆叠。我之所以认为它「难读」,完全是被它的文体震惊。我还以为高中毕业且没有选择文史专业后,就不会再读到《史记》了呢。(一个玩笑)

自始至终,我都对它的文体有种很怪的感触。银英的纪传风格从头到尾都给我两个特别大的违和感:第一,它描述的显然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虽然其中有很多现实的映射,但正因为它产生了映射才反而显得过于虚构),而这样一段峰回路转、每一场战役都透露着十分深重的人造趣味的「史事」,颇有一点作者深深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自娱自乐的意味。第二,作者完全规避了自身观点的阐述,反而旁征博引了一些虚构的史学论述,来保证其「作为历史」的「公正客观」,加深了这个故事的「虚构」风味。

……也就是说,虽然我不知道田中老师的目的究竟是写一段「完全虚构架空历史」还是「若有似无的历史」,我看这一路的感触就是:因为虚构意味太浓,让我很难产生什么历史感,但偏偏又是它采用了史书的写法,才让人感觉更加荒谬。

换句话说就是我个人完全没有获得沉浸感,很少将书中的角色视为「人物」而仅仅是「角色」(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银英的角色塑造很有趣,这些角色都是史诗级的),尽管有莱因哈特杨威利吉尔菲艾斯尤里安这样的角色,但我从头到尾都是在凝视着田中芳树个人:在这部作品里,作者本人的存在感压倒性地遮蔽了作品。

我个人的审美和这本书重叠不大,但并不妨碍我很快乐地把它读完。

来说说角色。角色是这本书的核心,正如作品名一般,这个故事里是形形色色的「英雄」,而且并非如真实的历史般「时势造英杰」(虽然文中处处强调这点,尤其是在提及杨威利的时候),恰恰反倒是「英雄造时势」。

(这让我想到了好几个日裔作者。从柳原汉雅到田中芳树,不管经历的是什么文化的影响,只要一读作品,马上可以认定出自日本人之手。日本人对「角色」的执着非常有趣,想想东京迪士尼)

因此——哇,就和我读《渺小一生》的感触同样,我时常冒出的想法是——一定要这样吗?

换句话说,整本书的流向是那种很戏剧化的精彩,吉尔菲艾斯、杨威利和莱因哈特的死亡都让我非常快乐(?),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安排是很妥当的,但是情节却有些为事件服务而存在的意思。让我感到违和感最强的就是罗严塔尔反叛的部分……就……虽然注定了一定会有一个这样的角色和这样的剧情,但这个事件本身让我觉得很难立住,基本上全是明智光秀的即视感,而且到最后剧情上也没能狠心地把他一棍子打死,最后让罗严塔尔成为了一个仿佛很让人意难平但实际上食之无味的角色,让我多少还有点遗憾。

……说到明智光秀,这本书里一些的角色即视感真的不能再强了,尤里安·敏兹,你是姓姜

罗严塔尔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一点整书的问题:它刻意地采取那种极端中立口吻,反而让很多事情变得无趣。尤其是在关于战争的论述上。那种中立得刻意的语调总让人难以信服它的内核真的有多反战。(尤其因为出自日本作家之手,就更有一些微妙)

当然我觉得最好笑的事情莫过于品咂对莱因哈特的种种描写。

这本书一旦涉及到莱因哈特,就会让人质疑田中芳树的内核是不是少女小说作家。

尤其是现在想来,莱因哈特的塑造方法其实根本就更近似于「女主角」(不是开玩笑,是很认真地这样说)。

银英中渗透的男性主义思想,要去批判就是自找没趣了,但是用来分析还是很有意思的。当然最明显的就是女性角色的缺位和苍白。另外就是莱因哈特其人。他的外貌描写基本上是一个文字化的凡尔赛玫瑰,个人经历渗透着一些很难说是缺爱还是被溺爱的扭曲,私生活中则根本就是个处女,我一点也不认为他会是男性的理想,我只觉得他是一个很合格的性幻想。

相较而言,杨威利的男性理想特质就很明显了。包括杨威利的老婆,也是一个男性社会中最受欢迎的老婆。甚至最后将菲列特利加屡屡称为「杨的未亡人」,看起来都很是扎眼。

我觉得尽管是1980s的通俗小说,能将男性主义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也实属一种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虽说银英表达了很多政治上的观念和思考,但从结论看来我觉得约等于什么也没说。

我很能理解莱因哈特被如此塑造是为了推出一个「完美的专制君主」,但本来完美的专制君主就不存在。所以这讨论有什么意义么?极度恋战和勤勉执政的君王竟然能合为一体,这本身就是种令人发笑的妄想。

杨身上的各种反差自然造就了一个有趣的角色,但事实上这样的人物,哪怕是在民主制度下,也很难存在。杨威利的才华、性格和待遇之间相互的种种矛盾,是一种很箱庭、也过分刻意的塑造。

最关键的是这里对专制和民主的讨论没有考虑到经济,一切便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田中芳树很喜欢中国文化,但一定没怎么接触过共产主义。

退一步说,都要谈政治了,总得了解一下哲学吧!

所以最终觉得把银英看深简直是自找无趣。我在读它的时候都觉得动画化或游戏化的画面呼之欲出(这还是我完全没接触过银英动画的前提),是说银英真的好适合割草啊,银英无双不出一个吗。(虽然……原作是打飞机,但也有肉搏战,所以可以的吧!嗯!)

我倒不觉得这是部会被时代抛弃的作品。正相反,这一大筐流光溢彩的角色绝对是时代的宝藏。无论到了任何时候,我都不觉得这些角色会失去人们的喜爱。因此,我觉得把它当作闲暇时的读物绝对没有什么损失。

甚至我在开始读后不久,就从它的运笔方法里读出了一些写作上的思考。有一些时候我觉得我塑造oc的手法太像银英了,一个巨大架空世界的塑造没有很多种方法,实在是很难。而且我也突然醒悟我一直对自己很不满意的原因是我不大喜欢编年体。

此外我在读全书时时刻刻都在不断重复的感想:吉尔菲艾斯,死得早,死得好。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明白,把一个角色塑造成完美角色的方法,就是把他早早写死。

不管怎么说,读这本书的过程还是蛮有意义。或许多年以后我还会翻出来再读一遍呢?不知道那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