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Inside Out

其实是第二次看,第一次是上映的时候在影院看的,那个时候很少见地在影院哭得像狗;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看看是我变了还是皮克斯变了,结果:哭得像狗。

我没变。


皮克斯有三部作品让我流泪:Up的开篇、Inside Out的高潮中三次情感冲击、Coco的结尾穿越时空歌别。两次与死相关,一次与生相关,乍看还是蛮俗的,但是一次次打破我的影院铁面记录。除去这三部大概就只剩Logan,甚至那部还有点掐着自己的泪穴逼自己哭的味道,但皮克斯的这三部——所有的电影中就这三部,让我哭得——没错就是哭得像狗。

确实不到真的被触动,是不可能哭。

是不讲那些夸张华丽可歌可泣的大故事的时候、讲日常最真实细腻的情绪的时候,被触动得无法自制。

很难说那时候心中究竟是什么感受,因为既不激动也不悲伤,不是喜悦更不是无望,想来可能真的就是很纯粹的:被触动。

Inside Out属于那种,大概也有一些细节上可琢磨的问题,同时剧情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悬念,但就是进行得相当流畅的影片。因为不是所有环节都丝丝入扣,反而给角色们留下了一些值得遐想和琢磨的空间。

而且世界观又真的相当有意思,虽然没有那么(逻辑性的)合理,但就是让人很容易接受。可能就因为讲的是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吧。

后来再想Soul的时候不由得感觉Joe蛮像Joy,22蛮像Sadness,但就是没有再现出这两个角色的魅力。不如说,Joy和Sadness的性格都相当鲜明,却也都是复杂立体的角色,我觉得在这个篇幅中能呈现出这点就相当厉害。Joe和22的塑造痛点,就是比起鲜明更像面具、比起复杂更像迷惑。

这次看完我才意识到皮克斯的主角二人组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双方都有很明显的欠缺点,大概影片前半个小时能让人直接拥有一个「神啊我可真难喜欢上ta」的感觉,但最终就是在高潮部分能让你深刻理解到他们。

我哭的三次:和五年前一模一样的三次:Joy的「I just wanted Riley to be happy」;Bing Bong的「Take her to the moon for me. Okay?」;Riley的「 You need me to be happy」。哇哦,什么样的鬼才,能写出这样的台词,这么简单直白却把我的心碾过一次又一次;除却台词以外极度动人的还有对表情的雕琢,Joy的那个哭泣长镜头在任何动画电影里我觉得都可算一绝,看到那里又有谁不会对她心生好感呢。

或许这部影片这样触动我也只因为真的触及了我的心境。最简单纯粹的快乐永远是没有办法再现的。寻找美好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妥协和委屈。

在这部之前电视轮播的是Cars2,我从结尾开始看的一眼,之前应该也是在电视上蹭看过,总之就是记忆不深,这次看完我更知道为什么不行了,迪士尼出品逢2必烂的魔咒没有被打破过。(看了眼imdb,冷冰冰2掉到6.9了,我好开心啊)

无印作总是有一些魔法的,但是续作团队永远找错了原作那个魔法的地方。魔法的来源不是它那些特别令人激动的奇思妙想的世界观设定,而是它里面渗透的那些哲学性的议题;不是因为这些动画角色表现得多么像人,而是因为它们经历的事情是多么有参考价值。Cars2显然就是用力错了方向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水箱温泉镇那么好的一个地方,闪电麦昆和蓝天博士那么经典的一组角色(对不起我用的是那些译名;我对那里的情怀太深了)然后Cars2真的就像被按头一样去嗑板牙麦坤的绝世基友情,谢谢了真的不需要。Cars3我好像甚至是去影院看的但是也几乎没有留下丝毫印象,就记得最后非常生气,总之是非常生气,麦昆厨觉得自己的童年喂了狗。(角色厨总是这样的)

……刚刚去查了一下发现博士没有出场的原因是cast去世了,唔呃。怪不得……啊这么好的一条角色情感线被生生切断真的好痛……

最后又变成大骂迪士尼。

自从迪士尼铸就娱乐帝国以来电影部门水准肉眼可见的下滑,它太拘泥于刻板的商业化的情感曲线了,虽然确实是因为它的电影本身就是商品而完全不是艺术,但也实在不能这么不思进取吧……基本上就再没有什么能敲到人心的东西,甚至有时候觉得连舞台剧一般的形式美感也失去了,整个也太剧集化了。所以一直觉得皮克斯是个中清水芙蓉,它至少敢于讨论一些不够普世的话题,但Soul实在是让我特别失望,不禁让我怀疑了一段时间——没错就是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究竟是不是我变了?迪士尼曾经带给我的欢乐和感动都是假的吗?

当然就不是。

以前去乐园的时候我会看parade看到热泪盈眶,到后来去得多了就不再流眼泪而是努力摆出最灿烂的笑容和cast们打招呼。欢乐和感动。都不是假的。我一直在想,如果持续运营这样的乐园需要一个商业帝国,那就让它独裁去吧。我需要这里。

但是长久的独裁又会不会毁了这个乐园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