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家

中戏音乐剧版。

中戏样板戏味太浓,以至于看的时候处处PTSD。看了一半才知道这是一个很老的版本,虽说很合理,但是……也实在太outdated了。而且作为激流三部曲的忠实爱好者,我不大喜欢这部的呈现方式。

巴金先生都能从棺材里坐起来的程度。

拖了好久……记忆已经比较模糊了,随便写写。


故事的前提是我常常有机会看中戏某位导演的主旋律歌剧,基本上闭着眼睛也能总结出三大件。和孟京辉的三大件有点像。我会喜欢有风格的导演,但并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导演。我本来以为这只是导演的个人风格,结果看到这部的时候整个都麻了,或许其实是中戏的精神传承。

中戏特别钟爱的那个全息膜就罢了,一拉大幕就是几十号群演的大场面就罢了,样板戏一般的人物塑造就罢了。表现风格而已,中规中矩不是错,罢了。

说实在话,不能说很像音乐剧。还是有点像联欢会。演员因为我完全不了解就不妄论了,但是金圣权确实很不错,非常鹤立鸡群的那么一个印象。

歌曲部分……旋律无功无过无记忆点,歌词比较粗糙。

我不满意的:视角。《家》原著的主角是觉慧,他从进步新青年的视角看到了高家这个大家族中的种种丑恶,最终投身革命,逃离这个家庭。总的来说,我认为《家》落点在对青年人进步与觉醒的鼓励。

但是音乐剧版将觉新立为主角,他作为被禁锢于旧式家庭和新思想的碰撞间不得动弹的受害者和施害者,确实是「家」这个主体最好的代表,但是他代表的显然只是旧式家庭那些无人道的「惨」、「麻木」和隐形的「残忍」,基本上只是一个旧家庭的代表。用他的故事来代表《家》,我觉得十分不妥。毕竟觉新自己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的,那就是《秋》。如果这部音乐剧叫《秋》,它自然可以浓墨重彩地渲染觉新这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用那种哀戚的气质燃起观者对旧社会、旧家庭的愤怒与批判——但它是《家》,本是觉慧的故事。

觉慧的故事是什么?是鸣凤因最纯洁炽热的爱情而投身湖水,是觉民和琴冲破隔阂自由恋爱,是年轻人们办《黎明周报》《利群周报》,是琴剪去发辫勇敢地走在街上。

至于梅的哀戚、瑞珏的不幸、当然还有后面海臣的早夭——对不起,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就会认为剧作者对《家》和《激流》的认识过于浅薄,竟然将它的重点落在觉新大三角上。最后一幕(刨去临时应景的那段觉醒年代)是三位惨死于旧体制下的女性的三重唱,看似是想强调女性力量,但其实不是一种对它的削弱么?

琴这位剪去长发、热心学习的新女性,在本剧中竟有一句(对觉民,大意)「我要剪短发,只要你觉得好看」,我当时就想离场。

鸣凤的死并不仅是她个人身份、命运的悲剧,她本人更是一种纯粹的爱的象征。她在死前,分明是获得了最爱的人的吻而去死的啊!音乐剧版竟生生拿去了这个吻,拿去了她沉入湖水前还在默念的那句亲吻一般的「三少爷,觉慧」,看得我昏也昏死过去。

或许在鸣凤死前,觉慧对鸣凤的爱只是那种很简单的,少爷对侍女的怜爱宠爱、少男对少女的萌动之爱。但是在鸣凤死后,觉慧的那种觉醒,让我觉得他对鸣凤的爱变成了一种对「爱」的爱。

我之所以对共产主义有那么一点赞同甚至拥护,无非是因为它肯定了女性的存在与力量。结果?全篇的梅芬哭惨、瑞珏爱夫,我不是说这样的塑造有误或者说对这两位角色不满(从结果来看这倒是极其符合原作的描述),只是这是在干什么?

她们的悲剧不仅仅是来源于那个旧社会。更有一部分原因,虽然残忍,但还是要指出,是因为她们没有(或说没有机会)意识到,女性有另一种生活的方式。(是的,我就是怒其不争。)

总之,音乐剧这种东西本来就浅,把原著弄得很浅倒也算是正常发挥。但如果一部音乐剧又浅薄又不够好看好听,就已经差点意思,何况这竟然已经如此照本宣科地演了十年了,一个极其陈朽的本子竟然还在传承,实在是建议滚出舞台。至少滚出商业舞台吧。

不得不说我以前还是只对中戏的个别个体带有色眼镜,看完这部之后我基本是希望中戏离开我的剧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