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长文的后续。有些事情和思考更私人也更情绪化,珍惜此刻的表达欲把它记录下来)
【以下:11月26日的微博长文原文】
我想了很久我为什么不再喜欢提问箱、私信和只言片语的交流。
创作者是一种从大千世界各处汲取灵感、在自我内部进行消化与加工、最终成为世界的再生产者的生物。所有的创作都是有来源的,这也是在我看来创作最真挚也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了解创作者的最佳途径自然是了解ta的创作源头。
「最喜欢的艺术家/作品」是各种面试时必将提起的问题,也是交流时打开场面的最佳话题。同样是真正感受与了解一位创作者最关键的契机。前提是:你要同样真挚、并同样珍重地提出这个问题。
因为这是创作者核心的一部分组成,所以不会有人轻描淡写地把自己如此珍视的部分散落给毫不关心、甚至已经提前表现出有色眼镜的人。
当交流这个话题的时候,会让我感觉舒适的氛围是:「我想更深入地了解你」「有什么愿意分享的内容吗」。
而不是:「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让我听听」。说实在话,哪怕只是普通的交流,这也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与人拉近距离的前提,是尊重、好感、以及将对方视为一个有情感和思维、会成长和改变的「人」。
而不是预判、偏见、刻板印象和猎奇。
更何况对于心灵和感受比常人都敏感至少一倍的创作者而言,被「物化」(无论是矮化、神化还是他者化)尤其难以承受。在我看来,「请看到真实的我」是创作者怀揣的永世的孤独。
而「请接受真实的我」则是生而为人(社会动物)所伴随的诅咒。
「请承认真实的我独一无二、不可复制」,是创作者的运作方式和职能所决定的必然的精神需求。我一直认为创作者实质上比非创作者要真挚很多,因为他们一定是有不得不表达的思考和冲动才会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思考具现化。
反过来说透过作品可以将创作者的真实看得一清二楚。
我永远声援(我不能很无责任地用「喜欢」这个词)真挚的作品,而不是「好」的作品。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看创作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吧。
【以下:11月26日跑来这里暴写的狂言】
我最近在断断续续地回忆之前的人生。想到我得到最多的评价竟然是「八面玲珑」。
而且竟然是从小学低年级的评价手册上就获得的评语。
于此相对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冰雪聪明」「心计」直到「反差」「宝藏女孩」。
如果说少年的我还会为此感到一点自傲,那么现在再听到这样的评价已经只会疲惫了。
为什么不好好地看着我?为什么不去了解我?为什么不了解我还要对我做出预判?然后自顾自地惊讶,觉得「挖到宝了」对我而言是一种称赞?
我到了日本之后,通过各种学习和阅读,比之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文化根深蒂固的一种对「反转」的追求。
举个最朴素的例子,就是文章的构成。中文和日文的作文同样是起承转合的四段式(而非欧美的三段式),但是中文文章追求「承」的丰满和「转」的微小波折(只是为了给文章增添一点趣味),日文则追求在「转」段做大文章。
这也很直观地体现了两国的性格:中文是一种大开大合的表达,日文则是一种极尽体面的表现。
此外就是更深层的心理:中国人追求的是纯粹的自我表现和态度站队,日本人要在完全表达对对方的理解与共情之后,才能(像是索取回报一般地)展露自己的想法。
我不能将两种方式比出高下,但日本人对其他个体的承认与尊重(哪怕只是表象作秀)是很鲜明的。这也是我一直更喜欢日本社会的原因——我非常、非常需要身而为人的体面。
我也需要那种两面性的、能够充分共情、但也有余地展现自我的思维方式。
因为在我看来,复杂的、矛盾的、时时出尔反尔的,才是人。
会让人感到意外,本就是人的固有属性。
所以那种原则很强、观点固执的人,在我看来,要么是不够完整的人、要么是不能面对自己是人这个事实。换句话说就是虚伪的人。
(当然我这个定论也无比固执就是了)
用更「有人味」的话来表达的话,或许应当说:我无法认为自己与那样的人能够进行对等的交流。
更像是在哄动物或玩游戏那样吧。
我想人们会认为我「八面玲珑」或「出乎意料」,完全是因为会发现我在对待不同人时有不同的表现。
譬如初次见面或聚会时寡言少语,但在年会时站到舞台中心搞笑。
似乎点头打桩善于倾听,但在表达自己时傲慢而执拗得令人生厌。
但我这样做只是因为,我善于受伤。
因为最微小的事情都会让我伤心困苦,所以我不能信任这个世界,也常常对「人」感到厌倦。
而为了不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我就要做与他们相反的事。
也就是说,「用尽全力不要让他人受伤」。
所以我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沉默、逃避和消失。
只要与人接触,就不可避免地会创造伤痕。只要躲进没有人的地方,自然可以保护他人,也可以好好地保护我自己。
在MBTI如眼下这般流行之前很多很多年,我就做过那个测试。
但是那个测试在我看来,过于客观也过于准确,最关键的是它并不恒常(因为它只是用来描述现实而已),所以我觉得那只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实用手段。
而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如星座血型般的话题,为了丰富自己的认知,我也再次去接触这个体系。
在我去寻找与我同型的交流串时,我发现这是一个内心活动最多、最不可一世、最顾影自怜的种群。
虽说大概已经预想到了,但就像我如此深刻地热爱和憎恶着自己一样,我强烈地认同着这些人,也强烈厌恶着这样鲜明的性格特征,同时倍加真实地明白——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这群人。
因为这一群人,永远搞不明白这个世界、这个有人存在的社会的运行规律是什么。永远在学习和观察,自以为是地归纳出一些诡谲的准则,以为这样就能更好地生活下去。
但正是因为无法融合进去,所以才在永远学习和观察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八面玲珑」。
我从来不认为我有多么热爱人类,但我也从来没有真正憎恶过它。因为我明白自己被生做了一个「人」,所以我无法否决自己的存在。而正因为我搞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物组成的社会,所以我才在一直尝试学习这种生物。
或许这样的我在他人眼中,才更像一个「不是人」的东西吧。
笑死,我刚才想到我这个微博长文特别像道阅读题。「作者为什么不再喜欢提问箱、私信和只言片语的交流?」
是的。因为它们不够真诚。同时不够对等。
这位作者希望别人能看穿她的真实,和她进行毫无虚饰的对谈。
这种人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
情商为负。
我想,我可能就是你所說的,總對他人作出預判,把自己的想像投射至他人身上的那種卑劣的人。因為害怕他人的變幻無常,如果不帶著準備去面對他人,預計他人的行動,就會無所適從,徬徨無助。如果不分析,拆解他人的行動與言語,便無法明白自己到底要以怎樣的方式面對他們。
我不想要面對背叛,失望與傷害,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思考,投射,再修正。也許我只是無法理解人類,也對他人的存在感到異常恐懼。
抱歉,剛才才發現自己跟正文沒什麼關係的廢話,只是因為看完老師寫的文之後產生了深刻的共鳴,所以有感而發。這也是我很喜歡老師的文字的其中一個原因。感謝這篇文讓我哭了一大場,終於能把感情抒發出來了